治理问答讲解|279-336问

第六章 论教会团契

第一节 论教会团契的性质及必要性

279.问:认识教会的真实本质、组成及目的,对教会所有成员而言是很重要的吗?

答:这诚然是重要的。因为若不然,他们便会对自己的责任茫然无知,而这些责任本来是他们作为教会成员当尽的本分。

280.问:谁可成为有形基督教会的成员呢?

答:那些借着自己的信仰告白与顺服,和自己的子女一同被纳入基督教会的人。

281.问:成为基督教会的成员,是所有人的责任,还是仅仅一部分人的责任呢?

答:相信主耶稣,随后成为基督有形教会的成员,这乃是凡听到福音者毋庸置疑的责任。

282.问:教会团契的目的是什么呢?

答:教会团契的目的乃是:

(1)基督徒可以传讲《圣经》教训;

(2)保守福音圣礼不受败坏;

(3)促进彼此间的圣洁与造就;

(4)逐渐使自己成为适于得荣之人。

283.问:教会成员的特权是什么呢?

答:教会成员的特权是:

(1)参加圣餐;

(2)使自己的子女受洗;

(3)得蒙教牧眷顾;

(4)得受教会同情与祷告;

(5)得承上帝特殊应许;

(6)并且得用权柄,对交付他们与教会属灵益处有关的事宜进行裁决。

第二节 论教会成员的本分

284.问:教会成员对其牧师当尽什么本分呢?

答:教会成员对其牧师当尽的本分是:

(1)服从牧师公义、合乎《圣经》的权威;

(2)热爱并敬重牧师;

(3)不断参加他的侍奉;

(4)在各样善行上与他合作;

(5)慷慨地支持他;

(6)迫切地为他祷告。

285.问:教会成员彼此之间有什么责任呢?

答:教会成员彼此之间的责任是:

(1)彼此相爱;

(2)在患难中彼此探望;

(3)彼此代祷;

(4)必要时当以忍耐与恩慈相待;

(5)彼此看顾;

(6)竭力保守和平与和谐。

286.问:教会成员对教会本身有什么责任呢?

答:教会成员对教会本身的责任是:

(1)供养教会的需要;

(2)对有关问题给予深切、积极的关心;

(3)用一切合法手段寻求教会的兴盛;

(4)真诚地服从教会的劝惩。

287.问:教会成员作为个人对他们自己有什么责任呢?

答:教会成员作为个人对他们自己的责任是:

(1)在知识、美德以及与上帝相交中长进;

(2)生活圣洁,为人表率。

288.问:教会成员作为家庭的头,有什么责任呢?

答:教会成员作为家庭的头,有以下责任:

(1)坚持家庭敬拜;

(2)树立圣洁榜样;

(3)以敬畏和儆醒之心治理和引导子女及仆从。

289.问:教会成员,作为公民有什么责任呢?

答:教会成员,作为公民有以下责任:

(1)凭完全的诚实与忠心过一种和平、圣洁、无可指责的生活;

(2)为上帝我们救赎主的教训增加光彩;

(3)在这些教训上尽其所能,确保在那些不信主的人中间有好名声。

290.问:就财产而言,教会成员有什么责任呢?

答:他们当牢记:无论自己管理的财物多寡,他们都是上帝的管家,必要就使用方式,以及是否促进上帝的荣耀向祂交帐。

291.问:这种拒绝为支持与拓展基督事业做出贡献的行为,在《圣经》中是不是会受到强烈的谴责呢?

答:诚然如此。

(1)《圣经》清清楚楚地称之为不蒙恩的标记;

(2)与之相反,慷慨乐捐则被认为是基督徒品行的明证。

第七章 论长老制教会与其它宗派及世界的关系

第一节 论罗马天主教

292.问:基督教会是否会一直保持纯正呢?

答:并非如此。即便从使徒时代起,教会便受到无数荒谬绝伦异端与迷信的极大搅扰;罗马主教伪称自己是使徒彼得的继承人,逐渐使其他所有教会臣服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最终显明他们就是那早已预言的敌基督。

293.问:基督教会何时摆脱罗马之轭辖制的呢?

答:各个教会及个人都曾在不同时代进行过尝试,要挣脱罗马教会之轭的辖制。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只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全部都受到了逼迫,并有许多教会和个人被毁灭;直到最终,上帝兴起马丁·路德,他在德国诸侯的支持下,向罗马教皇的权威提出抗议;就这样,从那时开始,基督教会便成为抗罗宗教会。

294.问:“抗罗宗教会”一词,是否完全适用于长老制教会呢?

答:抗罗宗教会完全可以用于指长老制教会,正如可以指所有其他归正宗教会一样。

295.问:为何所有这些教会都被称为抗罗宗教会呢?

答:因为他们仍持守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者针对罗马教会错谬与败坏所提出的那一庄严的抗议。

296.请举出基督教会所抗议的罗马天主教会的几种错谬与败坏。

答:(1)罗马教会否认唯独《圣经》才是我们信仰与生活的充分的标准。

(2)罗马教会在宗教事务上,接受口头传统,认为口头传统具有与《圣经》同等的权威;这样便用人的权威取代了上帝的圣言。

(3)罗马教会将使徒彼得奉为教会的根基,如此便毁坏了那立在锡安的独一的真正根基。

(4)罗马教会教训说,罗马教皇乃是普世教会有形的最高元首,如此便否定了基督作为元首及至高者的根本教义。

(5)罗马教会用一种人们所不熟悉的语言进行教会公祷,致使教会中的信徒无法得益。

(6)罗马教会以敬拜上帝的方式敬拜童贞女马利亚,乃是偶像崇拜。

(7)罗马教会教训自己的会众向圣徒和天使祷告,视之为中保或代祷者;《圣经》教训说,在上帝和人之间只有一位中保。

(8)罗马教会在崇拜中使用图像,并尊崇用于圣礼之物及圣徒之像,这乃是偶像崇拜。

(9)罗马教会教训圣餐化质说,这是荒谬不堪的偶像崇拜。

(10)罗马教会教训炼狱说,此种论调本是异教思想,贬低并违背《圣经》中明显的教训。

(11)罗马教会教训人们守日子,拜圣地,乃是迷信之举。

(12)罗马教会吩咐人们进行种种使人自义的苦修。

(13)罗马教会僭越赦罪与赎罪的权柄,将自己放在上帝的位置上。

(14)罗马教会教导说,圣职人员独身乃是必要的,并且是一种德行,这直接与《圣经》相背。

正是针对罗马教会的这些错谬及其他众多错谬,长老制教会与其他所有改革宗教会一致见证他们就是敌基督,他们的本意乃是要毁灭人的灵魂。

297.问:当用何名称呼这个教会呢?

答:或称之为罗马教会,或称为罗马天主教会,或称为教皇的教会,即教皇制教会。

298.问:为何你从不将它称为“大公教会”呢?

答:因为正如前面所述,“大公教会”既可指“普世教会”,又可指“正统教会”,它用于指所有真教会,并不是专指任何具体教会,譬如说罗马教会,或英国安立甘教会。

299.问:那么,你认为用“大公教会”一词指罗马天主教会肯定是大错特错了吗?

答:确实如此,有以下几种原因。

(1)这种用法本身是荒谬之举。

(2)这种用法并非是一种区分方式,就如使用基督徒一词一样,因为它同样也用于指其他教会。

(3)这不公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自己;因为当我们称罗马天主教会为大公教会时,便暗示我们自己及所有其他教会倒成了异端和分裂主义者。

(4)这并非是出于爱心待他们,因为这样便会纵容他们在错谬之中越陷越深,并会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口实反对其他宗派。

300.问:在何种意义上,罗马天主教会才可以被称为一个真实教会呢?

答:罗马天主教会得以称为真实的教会,只因为它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教会,而不是一个虚构的教会。但却不允许称之为真教会,因为真教会便暗示它所教导的教训是真教训,或是符合上帝圣道所规定的次序与劝惩的教训。在这种意义上,罗马天主教会不仅不是真教会,而且也绝无任何权利说自己具有一个真教会的特质。

第二节 论主教制

301.问:对那些采取正统教会信条,却采用主教制治理形式的教会,应该持什么样的观点呢?

答:应当将它们视为基督的教会;但它们教会的宪章和次序并不完全合乎上帝圣道;所以是不完全的教会。

302.问:你为何将他们的教会称为主教制教会,而不是监督制治理形式呢?

答:这部分是因为与我们拒绝将罗马天主教会称为大公教会相同的原因;同时也因为我们认为自己的教会治理形式才更接近初期教会的使徒监督制。因“监督”一词[即“episcopos”(监督),也就是“episcopacy”(监督制)的出处],乃是借着圣灵原本赐给众位牧长的,并且在整卷新约圣经中都是适用的。(参见第92问)

303.问:那么,当你用主教、主教制、主教制教会而不是监督、监督制、监督制教会来称这一派的基督徒时,你是否是想传递对他们的某种指责呢?

答:当然不是。因为我们这样作时,所使用的称呼乃是他们自己的作者经常用到的,是一种善意的说法;借此便可以将该宗派与其他宗派区分开来。

304.问:你能从主教制体系中提出几点,因为在上帝圣道中缺少支持,而遭到长老制教会反对的吗?

答:(1)长老制教会反对主教制教会主张教会有权柄在敬拜上帝方面设立条例与礼仪,以及有权柄在教会中设立圣职;唯有基督,作为王与教会元首才有这样的权柄。

(2)尽管长老制教会对各种形式的祷文或圣礼施行方式的恰当性并不否认,也不拒绝使用,但却反对采用一种固定、成文的仪式;因为这种做法排除了即席性祷告。她认为这种方式(也就是一种固定的成文的仪式)可能拦阻人操练属灵恩赐,导致敬拜程序化、僵化,并妨碍针对教会和个人具体状况的应用。

(3)长老制教会之所以反对在主日敬拜时使用这类制定的成文的仪式,乃是因为这一做法不仅没有任何《圣经》依据,而且也是《圣经》所断然禁止的。因为它干犯主日应有的圣洁,出自一种不恰当的动机,还必然导致许多重大恶行。

(4)长老制教会之所以反对在洗礼中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插入教父、教母,乃是因为这一做法在新约圣经中并无丝毫证据,在基督之后五百年的教会实践中也并未见到。同时,在韦尔多派教会中也未见到,应该视之为对洗礼的迷信应用,随着教会不断败坏才被引入教会中的。

(5)长老制教会基于同样原因反对它在洗礼过程中使用十字架标志,并将它与迷信及罗马天主教的偶像崇拜联系在一起。在天主教中,十字架被认为是洗礼得以有效的基本条件,还被应用到每一步宗教生活中,并得到正式的、公开的崇敬。

(6)长老制教会反对坚振礼,因为他们无法在上帝的圣道中找到丝毫权威的依据,或从教会最纯洁的阶段找到任何依据;因为这一做法不过是狗尾续貂,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主教制教会在圣礼施行方式上教导不合《圣经》的危险教训;并且还因为坚振礼在年轻心灵中,促发最具欺骗性的自义性的盼望。

(7)长老制教会反对他们跪受圣餐的做法,因为这一做法与主耶稣及使徒所用的姿势不合;他们所用的姿势就像当日人们平常就餐一样。因为许多世纪以来,这一做法在基督教会中并不为人们所知。因为这一做法与圣礼所表达的喜乐、感恩及爱中相交的内容相悖。因为这一做法乃是罗马教会仪规及崇拜施行圣餐者的残渣余孽。而且因为这一做法保留在英格兰教会中,违背了许多最有知识、最为敬虔的牧者的意愿。

(8)长老制教会之所以反对私下领受圣餐,因为这一做法与圣礼的本质相悖;因为这样行并无任何《圣经》确据;因为这滋长了圣礼中的迷信色彩;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极大的多方面的滥用;因为这可能会大大损害许多人,不仅是在世的人,而且还有面临死亡的人。

(9)长老制教会反对在公共崇拜中听到基督之名便跪拜的做法。这样做同样没有任何来自《圣经》的权威,并将一些迷信色彩添加到了上帝众多美名中的一个,即我们所敬拜的救赎主身上。这样做似乎向人们暗示,那永恒、荣耀的三一上帝中的第二个位格配受特别尊崇。而且,还因为这种做法在大约15世纪时才被引入,不应该在已经归正的基督教会信徒中予以保留。

(10)由于同样原因,长老制教会反对他们面向东方祷告的做法。反对那种在读经桌旁或祷告过程中身着白衣的做法。反对那种将圣餐桌说成是祭坛,将主的晚餐说成是献祭,将基督教的牧师说成是祭司的做法。这些词语,就其渊源而言是外邦人的,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是犹太教的,最终与整个福音体系相悖,毁灭福音极其重要的一大特征。

(11)同时,长老制教会还严肃地反对在任何与敬拜上帝有关的活动中宣读伪经的做法。在他们的圣日,这一做法在主教制教会经常出现。这些书卷断乎不能构成上帝所默示的圣道中的一部分,因其中包括各种荒谬的教训和错误的表述,并且还包括一些不仅不能造就人,还可能招致嘲笑的内容。那些主教制教会本身也承认,伪经乃是非正典性的;而且包含诸多不合乎圣道的教训。

305.问:既然这类礼仪就其本身而言显然并不重要,为何遵守这类传统却遭受严重的反对呢?

答:因为这种传统会助长人们的迷信与私意崇拜;与《圣经》作为我们信仰与生活的唯一标准之自足性相悖,也违背基督释放我们而得的自由;因为这种传统所支持的是不合乎《圣经》,并且有害的原则,即人们可以合法地有益地对基督所设立的制度,以及教会团契的方式予以添加,并把这些仪式视为神秘和重要。

306.问:在主教制体系中,还有没有其他做法是长老制教会所反对的呢?

答:还有。

(1)他们反对将设立圣职的权柄及其他教会功用完全赋予这种不合《圣经》教训的主教制,因为这样做便会使上帝的圣道成为虚空,并会导致教会治理上的专制独裁。

(2)再者,他们反对那种不合《圣经》教训的祝圣与按立的区分,祝圣就是把主教分别为圣,而按立就是把长老分别出来,从事福音的侍奉。这种区分完全不合乎上帝的圣道。

(3)还有,他们反对通过施洗婴孩便得以重生并成为在基督里的一员和上帝子嗣的教训。还反对该教会中所颁行的教义标准与《公祷书》中的其他各种内容。

(4)最后,就其准许领受圣餐和教会特权之人的品德而言,他们也为众多主教制教会在劝惩上的松懈感到忧伤;并为这些教会给那些试图施行合乎《圣经》的劝惩的敬虔牧师所设置的各种障碍而感到忧伤。

第三节 论公理制

307.问:长老制教会要用怎样的观点来看待这种采用独立或公理制教会治理形式的教会呢?

答:只要他们所持守的教训在长老制教会看来仍是恩典的教训,我们就将他们同样视为耶稣基督的真教会。但却是不完全的教会,在治理形式和教会劝惩方面,没有完全遵照《圣经》的教训。

308.试举出几种理由,以说明为何长老制教会要拒绝采纳这种教会治理形式。

答:(1)长老制教会之所以反对它,乃是因为这种形式的教会治理导致每个教会彼此独立,使教会失去合一与力量。

(2)长老制教会之所以反对它,乃是因为它与使徒性教会的架构相悖。使徒性教会中有教会审议会,作为众教会彼此间合一的纽带。

(3)长老制教会之所以反对它,乃是因为它泯灭了原本为《圣经》所认可的教会治理者或圣职人员与教会成员之间的区别。

(4)长老制教会之所以反对它,乃是因为它使教会在自身特点及自治方式方面不能胜任拓展基督国度直到地极的责任。

(5)长老制教会之所以反对它,乃是因为它在教会治理过程中,将一种不受约束,因此并不合《圣经》教训的权利授予教会成员。

(6)长老制教会之所以反对它,乃是因为它剥夺了牧师或教会中受到侵害的其他成员向某一审议会上诉的权利。

第四节 论使徒统绪的教义

309.问:就天主教徒及主教制教徒普遍接受的教义而言,还有其他哪些教义是你所反对的呢?

答:反对他们关于使徒统绪的教义。

310.问:有一个按合乎《圣经》的方式设立的牧师正常统绪,难道这不重要吗?

答:就次序问题而言,这是重要的。但对于灵魂的救赎而言,却并非是必须的。因为即使统绪中断,也绝不会使上帝的圣道失去功效。即使统绪并未中断,仍有可能为“鬼魔的教训”或那“暗昧的行为”披上神圣的外衣。

311.问:有没有人相信,要蒙受恩约中所应许的救恩,这种使徒统绪是绝对必要的呢?

答:诚然如此,教皇制教会以及美国与英国大部分主教制教会都是如此相信的。

312.问:使徒统绪的教义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答:这种主教制使徒统绪的教义,教训人们说:基督已将所有权柄都托付给了祂的使徒们,并让这些使徒们将权柄托付给出于亲手相传,永不中断的统绪中的众主教;这些主教乃是一切属灵恩典与权威的源头;唯独他们才有权柄设立其他牧师;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任何合法的教牧;唯独他们才具有圣灵的恩赐,也唯独他们才能赐下圣灵的恩赐;没有他们,各样教训和圣礼都是枉然、骗人的,没有基督所应许的福分。

313.问:这一教义能够从《圣经》中得到证实吗?

答:不能证实。他们甚至都没有伪称这一教义可以在《圣经》中找到。他们也赞同说,这一教义在上帝的圣道中并无清晰的启示,而只不过是建立于传统及众教父的权威上而已。与之相反,这一教义受到主基督的谴责。而且,它还与《圣经》中的宣告、警诫及训诲相悖,与其中的应许及预言相悖,与其中的事实及判断相悖,并与唯一留给后世的教牧的命令相悖。

314.问:对于这一亲手相传的传承统绪,能否证明它是以一种有效、从未中断的统绪保留下来的呢?

答:为了对此进行说明,就必须证实在整个传承统绪中每位主教的设立都是有效的。首先,设立的形式必须有效;其次,设立的主体必须有效,第三,接受设立的牧者必须有效,这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315.问:这一亲手相传的传承统绪,作为一种历史事实,能得到证实吗?

答:恰恰相反。人们并不能证明使徒彼得,也就是这个链条的第一环,曾经住在罗马,或者证明他曾经作过罗马教会的主教,或者证明他曾经为自己指定过这样的继承人。人们既不能确定当初在罗马是否有一位或两位主教,也不能确定到底谁是那教会中的第一位继承者。但却可以肯定,在这一传承统绪中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个人。这不仅出现在罗马天主教会中、安立甘教会中以及美利坚教会中,而且也出现在所有其他主教制教会中。并且,可以确定的是,这一传承统绪已经在无数情况下中断过,而且其中断的方式也是无法计数的。

316.问:那些主教真的就是使徒的继承者吗?

答:事实上,那些主教并非众使徒的继承人。

(1)就这一称呼本身的真义而言,他们并非使徒,因使徒限于那十二位;

(2)就其呼召而言,他们并非使徒,因为使徒的呼召直接得自主耶稣;

(3)就其职分的赐予而言,他们并非使徒,因为使徒职分的赐予乃是超自然的;

(4)就其职分而言,他们并非使徒,因为使徒的责任乃是看顾、教导整个世界;

(5)就其责任而言,他们并非使徒,因为使徒的责任包括教导、看顾、治理所有的教会。

317.问:这一教义能够根据理性加以维护吗?

答:不能。这一教义是极其不合乎理性的,因为:

(1)它用人的教训代替上帝的圣道;

(2)用有形的组织及教会侍奉代替属灵的基督教;

(3)用制度、仪规与形式代替教训及内在的恩典;

(4)用教会权威代替基督在教会中的元首之位和至高主权;

(5)通过赋予某一事实有效性,用获取救恩的方式代替了救恩本身。

318.问:这一教义必然会导致教皇制的出现吗?

答:这一教义必然会导致教皇制,因为它

(1)将所有权柄都授予教会;

(2)将平信徒及教牧人员辖制于众主教之下;

(3)将对上帝真道的解释交给众主教;

(4)已为教皇制排斥异己的臆想奠定了立足的根基;

(5)无论它曾作过什么,都导致罗马天主教引入败坏的教训与做法;

(6)现在仍然在大量导致相同的结果。

319.问:这一教义就其本身的倾向和结果而言,也是不可容忍的吗?

答:这一教义导致在精神和做法上的不宽容,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证实:

(1)其过往各个年代的历史;

(2)许多古代及现代的众位主教的品德和行为;

(3)其将平信徒逐出所有教会审议会,以巩固宗教上的专制,主张对追随者人格、行为、观点拥有绝对权威等必然倾向;

(4)其充满苦毒、宗派主义、对其他宗派毫无爱心;

(5)明确反对社会及宗教自由。

320.问:对这一使徒统绪的教义,你还有哪些反对意见呢?

答:我之所以反对这一教义,乃是因为:

(1)它暗示说罗马天主教会才是真正的大公、使徒教会,在教训及实践方面毫无错谬。

(2)它还暗示说,由于所有其他教会均为它所驱逐的教会,故此它们均与基督教会隔绝。

(3)它乃是分裂之源,正如古代各种异端一样,引导那些受它教唆者自绝于其他众基督教会之外,断言唯有他们才构成什么“独一大公教会”,并否认任何其他宗派所施教牧的有效性,或所施圣礼的有效性。

(4)它与慈爱、敬虔和福音的神圣性相背。

321.问:是否因为只有那些主教才提倡这一主张,就当放弃这一教训呢?

答:恰恰相反,长老制教会可以更有理由强调这种主张。因为:

(1)他们教会中的牧师均为监督;

(2)他们教会中的众监督在宗教改革时期都是由那些有权柄者设立的;

(3)他们还可以对自己的统绪进行追溯,通过罗马天主教、韦尔多派、及库迪派一直追溯到使徒时代;

(4)并且,在他们的时代,众监督仍负有长老之责,并处于由上帝所设立同一个且是唯一一个差会之下;

因此,显而易见,他们的牧师统绪乃是确定无疑的,而主教制所谓的统绪却无法得以确定。

322.问:那为什么不应该从这一统绪中得荣耀呢?

答:因为唯独他们才是耶稣基督的真监督。他们蒙受上帝的呼召,领受祂的圣灵,把上帝的真道传得纯正、全备。这些也都是基督教会本质性的标志。

323.问:断言这一从未中断的主教统绪乃是真教会、真教牧以及源自恩约之爱的盼望的根本,会造成哪些邪恶的结果呢?

答:假如认可这种教训,

(1)这种教训就会摧毁一切现存的教会,并将因此摧毁信徒对救恩的盼望,因为并无任何一个教会能够确立这样的传承。

(2)这种教训也必将在教牧人员中,滋生骄傲与野心;在平信徒中,滋生冷淡、泥守仪规及假冒伪善;在所有新教教会中,滋生邪淫、争竞及仇恨。

(3)这种教训承认教皇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傲慢的要求,使之得以加强。

(4)并且,这教训通过将基督教引入并无《圣经》根基的教训之中,必将导致信仰上的不忠,其倾向有害无益,其举证无根无基,其推理荒谬不堪。

第五节 长老制教会的优势与宣告

324.问:那么,长老制教会向自己成员做出了怎样的宣告呢?

答:长老制教会向自己的成员主张:

(1)长老制教会在其特色、所施行的圣礼及所传讲的教训方面,合乎《圣经》;

(2)在教会形式、圣职人员以及治理与敬拜次序方面,合乎使徒的教训;

(3)适于保持宗教自由及所有成员的兴盛,也适于将救恩之福传到地极。

325.问:长老制教会还拥有哪些其他优势,可以将她自己举荐给所有成员呢?

答:在长老制教会治理形式中,

(1)有按上帝圣道而制定的充分规定可维持次序,避免各种混乱;

(2)可以维护和平与合一,避免分裂与纷争;

(3)可以保守基督所传讲的真理,避免各样错谬与异端;

(4)可以保持虔敬,避免各样的丑闻与污秽;

(5)可以保守各样权益与权利,避免各样错误的管理,无论这是无知、独断,还是专横造成的;

(6)可以保持基督所设立的圣礼的荣耀与纯洁,避免各样的藐视、污秽及亵渎;

(7)可以用基督所悦纳的各样方式安慰、振奋并激励圣徒;

(8)在教会各样侍奉中,确保父上帝与我们主基督的荣耀。

326.问:你能举出一些由长老制教会成员所拥有的进一步的优势吗?

答:长老制教会成员还拥有其他优势:

(1)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牧师与长老;

(2)他们既不会屈从牧师的专制,也不会陷于无政府及混乱状态;

(3)他们可以将任何事务,无论是牧师或长老,还是其他圣职人员及教会成员不忠诚,抑或是在教义上有错谬,都可提交由他们自己选举的同样比例的教牧人员与会众代表所组成的教会审议会,以便调查与裁定;

(4)并且他们还拥有特权,当他们作为锡安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从一个教会审议会向另一个教会审议会提起上诉。

327.问:长老制教会的组织原则是否完全与公民自由原则相符呢?

答:诚然如此。

(1)在所有教会成员与牧师平等方面;

(2)在她对简朴与次序的热爱方面;

(3)在她反对各种不必要的区分方面;

(4)在她对成员及牧师利益和愿望的考虑方面;

(5)在她一切事务的公开性方面;

(6)在她施行代议制原则方面;

(7)在她为自己的成员中最困苦的人所提供的保护方面;

(8)在她从事各样事业的能力方面。

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她融分散性与统一性于一体的完全合一方面,她都显示出真自由所具有的各样原则与特色,无论这是在社会事务方面,还是教会事务方面,都是如此。

328.问:长老制教会成员对其他教会成员当尽怎样的责任呢?

答:长老制教会成员对其他教会成员当尽以下责任:

(1)长老制教会成员应当尊重其他教会成员的宗教观点与做法;

(2)避免固执己见,避免具有偏见;

(3)禁止各样无事生非的辩论,禁止秘密劝诱他人改宗;

(4)互表基督徒的谦让,彼此友好问候;

(5)与他们合作,促进各样善道和善行。

329.问:那么,长老制教会对自己的所有成员就教会本身所持看法方面有怎样的要求呢?

答:她要求:

(1)将其视为讲纯正真道、合理施行圣礼的一个真实、纯正的教会;

(2)将其视为一个全备、完全的教会,因为她拥有可以追溯到基督及使徒时代的使徒教会形式、次序及教牧;

(3)尽管她的劝惩制度是最好的,但她并不希望自己的成员将其视为唯一能举行有效圣礼或拥有救恩盼望的教会治理形式。

第六节 论长老制教会与世界的关系

330.问:教会与世界当有怎样的关系呢?

答:教会与世界当有的关系如下:

(1)基督设立教会为世上的盐,好使世界在时候尚未满足时不致毁灭;

(2)基督设立教会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3)基督设立教会为一个有宣教使命的差会,差遣教师,将万邦聚集到基督那里。

331.问:作为世上的盐,教会有怎样的责任呢?

答:因为大地只是为了教会的缘故才得以存留,所以教会有责任:

(1)谨守自己的纯正;

(2)向周围一切人做出表率;

(3)免得失去盐的味道,使上帝的审判临到这个世界。

332.问:作为真理的根基,教会有怎样的责任呢?

答:作为真理的根基,教会有责任:

(1)完整、全备地保守并传播《圣经》;

(2)迫切地为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争辩;

(3)通过言传身教,将与所领受的福音相称的生活及言语传授给自己的成员,以此来荣耀基督的教训,好使人们看到他们的好行为,就归荣耀给他们在天上的父。

333.问:作为真理的柱石,教会有怎样的责任呢?

答:作为真理的柱石,教会有责任将自己视为一个有宣教使命的差会。这差会由基督亲自组织,目的在于使世界福音化,从而促进上帝的荣耀。

334.问:就教会将来的结局而言,基督有怎样的应许呢?

答:基督曾应许说:

(1)认识耶和华的知识必将充满全地;

(2)随着外邦人被召聚归向福音,犹太人必将重得那被废弃的特权,得以在福音各样的祝福上有分。

335.问:教会当准备对世界状况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答:各种愁苦都由罪生出,所以只要罪存在,愁苦就存在。因此,当基督的福音广传天下,

(1)贫穷与疾病必将大规模地减少;

(2)残余的贫穷与疾病也必将随着人们实行真道并关爱同胞而减弱;

(3)通过恢复与上帝的相交,得到他所应许的祝福,人与人之间忠实地尽职尽责,在全世界促进真理、和平、友爱,个体之人的幸福和兴盛必将不断增加;

(4)各国的资源将日见加增,而支出将日见缩减;

(5)通过获得并享有健康、财富,传播勤劳、节制和美德,为社会提供有良心的公务员、邻舍、朋友,在社会各阶层中建立诚信,传播信息、良善、尊重、温柔和谨慎,人类的普遍幸福必将得以促进。

336.问:那么,为何说竭尽全力,将福音传遍全地,乃是长老制教会及其每一个成员特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呢?

答:因为:

(1)基督教会本身就是一个负有宣教使命的差会,传福音乃是其崇高的目的与责任。

(2)长老制教会作为大公教会的一个分支,将福音传遍全地,必然也是她崇高的目的与责任。

(3)并且,长老制教会既然是最纯正的基督教,其全部教训、组织形式及敬拜仪式都是源自上帝纯正的真道,更当迫切地将福音传遍地极。

Related Posts

治理问答讲解|247-278问

第五节 论教会第二种权柄――为治理与次序而制…

治理问答讲解|222-246问

第二节 论良心的真自由 222.问:教会中的…

治理问答讲解|201-221问

第五章 论教会的权柄 第一节 论教…

治理问答讲解|163-200问

第三节 论长老会 163.问:教会内的第二种…

治理问答讲解|149-162问

第四章 论教会审议会 第一节 教会审议会总论 149….

治理问答讲解|137-148问

第七节 论执事 137.问:教会中第三种圣职人员是什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